{ SKIP }
文:傑克  
POSTED ON 09 Dec 2019
普世價值一向是宣揚愛與和平,對報仇的做法並不鼓勵,希望大家可以德報怨,讓人有改過自身的機會。問題是,如果壞人從沒收到教訓,又怎會主動改過?如果大仇不報,豈不是縱容他們在社會上繼續害人?

壞人理應受到制裁

懷著大愛,對任何傷害過你的人予以寬恕,有人說這是慈悲,大家應該學習。但細心想一想,在法治社會中,做壞事的人受到法律制裁,才是天經地義之事,若然未報也只是時辰未到。如果我們因為一時心慈手軟而忘記壞人的壞行,豈不鼓勵他們消遙法外?所以,大仇未報前,千萬別讓它走才對。

牢記教訓免再受傷

教訓壞人除了是要他們接受應得的懲罰之外,對自己也有警惕作用。所謂初次中招是愚蠢,再次中招是抵死啊!緊記了壞人如何傷害自己、陷害自己,當下次面對類似的境況時,便會懂得應付而避免再一次被傷害。

維持公義追求公正

復仇,常被認為是固執、錯誤、不應鼓勵,甚至反被人指罵「小器」。其實明明是壞人做了錯事,我們才有報仇的需要,目的是要讓他們以至世人明白,做錯事就要受罰,世界才存在公義,社會才有公正,正如學生犯了校規要被記過一樣,是正義的行為。

避免他人一樣遭遇

壞人最喜歡做損人利己之事,如果這些壞人一日不受到懲治,就只會繼續遺禍人間,讓更多人受到傷害。因此,報仇雪恨並非只為自己的感覺良好,同時更是保護其他人的方法,世界少一個壞人,其他人受傷的機會就會減少。

隨住年紀、年資增長,相信睇緊呢篇文嘅你有可能已經係公司嘅中層甚至管理層,要帶領班年輕嘅下屬工作。咁做得上司,大概都唔希望自己被下屬討厭,問題係依家班「Z世代」究竟鍾意點樣嘅上司?又討厭點樣上司嘅邊啲行 ...
powerandmoney
【職場】Z世代最討厭的上司類型 「高壓」、「情緒化」最惡頂
01 Aug 2025
過去多國大力推行STEM(科學、技術、工程、數學英文首字母縮寫,以下簡稱理工科)教育,加上近年AI技術大爆發,帶動半導體、電腦科學等熱潮,大家或者會以為未來讀理工科一定比文科更吃香,至少唔怕搵唔到工。不過近 ...
powerandmoney
【工作】讀理科搵唔到工? 美研究指文史哲畢業生失業率更低
23 May 2025